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
產業倍增既是經濟增長的“量變”,更是發展模式的“質變”。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牢記囑托 建成支點——‘七大戰略’行動方案”系列發布會第五場,解讀《關于實施產業倍增戰略 整體提升支點產業競爭力的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并回答記者提問。
《行動方案》重點圍繞制造業發展能級、速度、質效和后勁四個方面,謀劃提出七大行動,細化形成任務分工清單。
經過各產業條線的綜合測算,湖北確定了兩個階段目標和一個遠景目標:到2027年,力爭全省工業規模穩步提升至7萬億級,服務業規模提升至4萬億級;到2030年,力爭全省工業規模達到10萬億級,服務業規模達到5萬億級;到2035年,產業發展能級躍居全國前列,主要產業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全面建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產業戰略支點。
七大行動整體提升支點產業競爭力
實施產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產業競爭力,是湖北省加快構建體現湖北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是立足湖北實際,科學謀劃的產業版圖,也是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重大戰略舉措。
《行動方案》堅持目標導向,謀劃制定七大行動,共部署了21項重點任務。
實施產業能級躍升行動。聚焦產業筑基,堅持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三線并進”,推動產業集群全面升級。
實施科產融合領航行動。聚焦創新鑄魂,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做強產業創新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實施實數融合賦能行動。聚焦數智驅動,促進智能轉型提質增效,推動數智底座提檔升級,加快數字產業提速壯大,以智能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實施鏈群協同提質行動。聚焦集聚融通,堅持“點、線、面”協同發力,加速突破育企、深化強鏈補鏈、推進擴展壯群,提升鏈群發展能級。
實施綠色制造轉型行動。聚焦低碳發展,協同推進節能降碳,深入推進綠色制造,大力推進循環利用,以綠色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實施區域產業協作行動。聚焦協調發展,高標準謀劃產業布局,高質量推進區域協同,高視野融入全球供應鏈,凝聚區域產業發展合力。
實施現代服務擴容行動。聚焦提質增效,從文化旅游強品牌、商貿物流強建設、科技服務強支撐三個方面,推動五大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湖北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行動方案》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實施產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產業競爭力的綱領性文件,方案的出臺標志著湖北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為確保“施工圖”變成“實景圖”,將圍繞產業布局、設備更新、創新研發、數實融合、企業培育等謀劃更多務實支持政策,推動全省產業發展跨越突破、全面提升。積極謀劃全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試驗區、制造業企業雁陣梯隊培育、中小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等創新舉措,積極為全國探路。
多措并舉支撐產業倍增
科技創新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湖北科技工作以每年突破6項重大基礎理論、10項關鍵核心技術、20項標志性創新產品為目標,實施“61020”全鏈條攻關,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有力支撐產業發展。
湖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聚焦“51020”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強頂層設計與系統謀劃,編制光通信、工業軟件、創新藥械等重點領域產業創新圖譜,持續實施“61020”全鏈條攻關,推動創新鏈精準支持產業鏈,統籌“項目、平臺、人才、金融”等要素配置,全面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質齊升,爭取2025年再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產出一批標志性成果,為產業倍增提供有力支撐。
湖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將錨定產業倍增目標,進一步強化項目牽引,加大政策支持,優化企業服務,多措并舉推動全省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堅持項目引領,強化產業硬支撐。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加大政策資金爭取,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今年一季度,湖北投資同比增長6.6%,經濟大省排名第一、中部省份排名第二。
堅持要素協同,優化生態軟環境。聚焦流程再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聚焦機制重塑,積蓄產業倍增后勁;聚焦成本控制,穩定企業發展預期。
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賦能,催化發展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新勢能。以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加快建設以國家實驗室、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制造業中試平臺、企業研發機構為代表的產業創新矩陣。聚焦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命健康等優勢領域,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重大產品上取得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作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經過長期發展,產業基礎雄厚,優勢明顯。武漢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重點推進三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快轉型升級,筑牢武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梯次培育大中小企業,夯實產業底盤;深入實施“種苗工程”,加強要素保障,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等。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