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
企業、醫院、科研機構等大健康產業的主體在發展過程中會積累大量的數據,如何管理和利用好這些大數據,是這些主體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4月7日,以“智能驅動健康·科技賦能未來”為主題的人工智能與生命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創新大會在武漢市硚口區舉行。會上,多個科技創新項目簽約落戶中國科技開發院(硚口)創新基地。其中,首頁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頁大數據”)首次簽約落戶華中區域,將以全方位、多層次的大數據解決方案賦能硚口區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首頁大數據與中開院(硚口)創新基地合作項目負責人指出,大數據不應成為需要處理的負擔,反而是一種重要的資產。
據了解,首頁大數據是在大量大數據實踐應用和項目經驗的基礎上,依托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時代背景而順勢成立的綜合性資訊機構。該公司業務領域廣泛,不僅涵蓋了數據處理、信息服務以及軟件開發,更深入到大數據智庫服務、大數據系統建設、大數據教育實訓以及數字治理解決方案等多個層面,致力于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一站式大數據解決方案。
此次與中國科技開發院(硚口)創新基地合作的項目名稱為“首頁數據空間”,將主要為硚口區的大健康產業以及其他科創項目提供大數據賦能。把大數據轉化為可利用的資產,從而吸引融資、投資,將有助于硚口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該負責人表示,硚口大健康產業資源豐富、醫療科研實力雄厚,首頁大數據在此布局首個華中區域合作項目,并將以此為中心向周邊區域輻射。
中科睿極(海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科研成果轉化公司,專注于再生醫學領域的產業化及臨床推廣,基于18年的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臨床轉化研究成果,傾力打造生物制品制備智造平臺。本次大會上,該公司也與硚口創新基地簽約,將為硚口大健康產業提供從研究到生產的全鏈條的先進細胞制備工具和技術,實現上下游產業聯動。
中科睿極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生物智造平臺克服了傳統培養皿大規模細胞制備瓶頸問題,可顯著降低制備成本,提高細胞質量與穩定性,為下游細胞產業相關客戶提供細胞及其衍生物產業化制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相關技術制備的干細胞已獲得中檢院質量檢測報告,干細胞和外泌體制劑已獲得藥監局、衛健委備案,體現了該平臺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此次依托硚口區大健康產業的集聚優勢,細胞制備產品將惠及更多患者。
硚口區作為武漢醫療資源最集中、最為豐富的中心城區之一,集聚了同濟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等6家三級甲等醫院、400余家診療機構,吸引拜耳、羅氏、默沙東等7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
聚焦成果轉化、產品落地、市場做大等難點堵點,硚口出臺“十個一”產業發展生態舉措,成立了湖北首支專注于醫療機構成果轉化的科創基金,全區健康服務業營收達到400億元。隨著各大企業總部項目的相繼落戶,將進一步發揮硚口區大健康產業虹吸效應,完善區域大健康產業鏈,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武漢市把生命健康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動方案。武漢立足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優勢和資源稟賦,吸引了健康領域頭部企業落戶,著力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產業鏈條。據統計,2023年武漢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突破48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5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73家,引入了聯影、邁瑞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今年初,武漢市政府辦公廳發布《武漢市加快生命健康產業突破性發展打造國際醫療創新高地實施方案》,圍繞武漢打造國際醫學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生物醫藥產業中心、國際高端醫療服務中心、國際健康服務消費中心等四大中心,發布了12項重點任務。
方案提出,到2027年,武漢市生命健康產業規模力爭突破8000億元,引進跨國藥企在漢布局6家以上,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龍頭企業10家以上,打造國際知名醫院3家以上、國際一流�?�5個以上。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