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在公司首次出現虧損時,中捷精工(301072.SZ)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但公司實際控制人卻要套現。
近期,中捷精工發布業績預告,公司2024年凈利潤虧損2075萬至2955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758萬至2504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這是中捷精工近年來,凈利潤連續第5年下滑,并首次出現虧損。
2024年10月,中捷精工發布2024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司2027年業績考核為營業收入不低于11.5億元。這也表示,以2023年營業收入為基數,中捷精工力爭營業收入4年增長約59%。
然而,4月6日晚間,中捷精工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魏忠出具的減持公告,魏忠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4.3萬股,減持原因為個人資金需要。
截至公告日前一個交易日收盤,中捷精工股價為19.88元/股,以此計算,魏忠此次減持可套現約2073萬元。
捷成新能源規模效應未顯現
2021年9月,中捷精工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精密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為減震零部件產品,用于消除來自汽車動力總成、路面及空氣的振動和噪聲,提升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平順性及舒適性。
近期,中捷精工發布業績預告,公司2024年凈利潤虧損2075萬至2955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758萬至2504萬元。
這是中捷精工近年來,凈利潤連續第5年下滑,并首次出現虧損。
中捷精工表示,2024年,公司緊緊圍繞戰略規劃及經營目標開展各項工作,注重業務長期健康成長,實現全年營業收入預計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對于由盈轉虧,中捷精工介紹,2024年,公司的高強度汽車零部件智能化生產線基地項目、煙臺通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工廠擴建項目等項目逐步驗收,目前尚處于產能爬坡期,相關的設備折舊、固定費用等同比增加。
同時,中捷精工表示,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下的控股子公司捷成新能源汽車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簡稱“捷成新能源”)系公司在新能源儲能領域的戰略布局,雖然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快速增加,但由于規模效應尚未顯現,2024年虧損金額有所增加。
由此,中捷精工對收購捷成新能源形成的商譽進行了初步減值測試,對相關商譽計提了減值。
資料顯示,2022年7月,中捷精工投資捷成新能源,系基于捷成新能源主要產品為新能源電池托盤、儲能液冷箱體等,符合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業務布局。增資時,捷成新能源可辨認凈資產評估公允價值為614.65萬元,與賬面價值相同。公司增資金額為2100萬元,增資后公司持有捷成新能源5%股權,享有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為1481.87萬元,交易產生商譽618.14萬元。
2024年上半年,捷成新能源實現銷售收入930.44萬元,凈利潤虧損755.36萬元。
中捷精工表示,隨著公司新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及規模效應的提升、產品結構的優化,以及持續實施降本增效等措施,公司盈利能力未來有望改善。
實控人擬減持不超過1%股份
對于未來發展,中捷精工的確充滿期待。
2024年10月,中捷精工發布的2024股權激勵計劃草案顯示,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含預留授予)為12元/股,是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23.99元/股的50%。
不過,中捷精工公司層面的考核未涉及到利潤方面。
具體來看,中捷精工第一個解除限售期為2025年營業收入不低于8.6億元;第二個解除限售期為2026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0億元;第三個解除限售期為2027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1.5億元。
中捷精工2023年的營業收入為7.24億元,這也表示,公司力爭營業收入4年增長約59%。
就在中捷精工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時,其實際控制人卻要減持公司股份。
4月6日晚間,中捷精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魏忠出具的《關于減持所持江蘇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減持計劃告知函》。魏忠擬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4.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當前總股本的1.00%,減持原因為個人資金需要。
截至公告日前一個交易日收盤,中捷精工股價為19.88元/股,以此計算,魏忠此次減持可套現約2073萬元。
目前,魏忠直接持有中捷精工股份24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3.40%;其一致行動人魏鶴良持有公司股份2550萬股、無錫普賢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1200萬股、無錫東明天昱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600萬股、無錫寶寧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370萬股,合計持有公司股份472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5.07%。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中捷精工毛利率基本呈現下滑趨勢。
2017年至2023年,中捷精工毛利率分別為28.71%、26.31%、25.87%、24.13%、18.07%、13.70%和15.49%。
2024年前三季度,中捷精工毛利率僅12.63%,為公司2017年有可查數據以來歷史最低水平。
而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前五名客戶收入占比為74.75%,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公司下游客戶主要為國內外知名汽車整車廠商和一級零部件供應商,包括天納克、威巴克、博戈、長城汽車、住友理工等,上述客戶業務規模相對較大,且公司系其汽車減震零部件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使得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相對較高。
中捷精工也強調,雖然公司與主要客戶保持著長期穩定合作關系,但不排除未來公司與主要客戶合作關系發生不利變化,或者主要客戶生產經營情況發生波動,導致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量減少,進而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波動。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