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
1月22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湖北省實現生產總值60012.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462.18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1573.76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32977.03億元,增長5.9%。
農業經濟穩定增長,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891.14億元,比上年增長3.6%。糧食總產量2785.34萬噸,增長0.3%。
工業生產增勢較好,高技術制造業引領增長。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7%。三大門類中,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3%,制造業增長7.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7%,快于規模以上工業15.0個百分點。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067.43億元,同比增長18.8%。
服務業穩步增長,金融市場運行穩定。全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9%。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1198.15億元,同比增長10.1%。
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制造業投資增速較快。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4.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1%。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8%;制造業投資增長15.4%;民間投資增長5.5%,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5.2%。
消費市場平穩增長,智能綠色商品消費持續向好。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276.70億元,比上年增長5.1%。基本生活消費穩定增長,智能綠色商品消費快速增長。限額以上網絡商品零售額增長24.2%,拉動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增長4.5個百分點。
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年全省進出口總額7058.4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出口4863.0億元,增長12.4%;進口2195.4億元,增長3.7%。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3%,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9.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平穩,工業生產者價格下降。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下降2.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下降4.4%。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93.49萬人。全省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全年全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47元,比上年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87元,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增長6.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08,比上年縮小0.03。
湖北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將全力做好各項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努力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
(附注:根據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23年湖北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5679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8.9:36.5:54.6。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以2023年修訂后的數據為基數。)
相關新聞
共富路上增福祉湖北民生支出連續11年保持75%以上
●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
2024年是湖北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上下,銳意進取、奮發作為,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全省經濟總量突破6萬億元、邁上新臺階,主要經濟指標增勢良好,交出一份成色靚麗、份量十足的成績單。
政策加碼激發消費活力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2024年以來,湖北以改善民生需求為導向,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深入實施促消費、擴內需系列政策措施,消費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活力有效激發、動能加速釋放。一攬子經濟政策紅利不僅帶動消費領域擴容提質,也同步惠及全省萬千百姓。
經濟回升向好,消費市場“熱”力顯。2024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碼拓面,全省經濟穩健回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公共服務為民解憂,帶動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夯實消費增長的基礎。從消費能力看,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是居民消費意愿提升的“底氣”。城鄉消費同步增長,居民消費需求穩步釋放,在高質量發展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從體量規模看,商品市場供給充足是居民消費總量提升的“底座”。消費環境持續優化,供需總體均衡,市場物價較為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較上年擴大0.3個百分點,總體運行在溫和區間。
政策發力“提氣”,消費禮包“暖”意足。去年以來,全省堅持“政策+活動+場景”三輪驅動,推出一系列促消費“組合拳”。全年發放“以舊換新”補貼66.7億元,惠及超700萬名消費者。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線上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4.2%,增幅較上半年提升8.6個百分點。反映在居民消費端的交通通信人均消費支出為4053元,同比增長17.5%,增幅為全體居民消費支出“八大類”之首。
結構優化提效,居民消費“新”意濃。新型消費加速上“新”、多元場景涌動向“新”、業態模式持續煥“新”,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出更多新需求,為居民消費帶來更多新選擇。從居民消費內部結構看,居民家庭中教育文娛、醫療保健、交通通信等享受型、發展型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全年全體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13367元,同比增長6.3%,增速快于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承接了新流量,撬動消費擴量升級。全省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生活消費支出比重47.9%,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居民旅游、出行和娛樂需求增加,帶動居民消費價格中電影及演出票、旅行社收費、景點門票、交通工具租賃費和火車票價分別上漲4.9%、3.6%、1.4%、1.3%和1.1%。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加力實施和有效落實,將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也將有利于居民改善消費預期、增強消費信心、提升消費能力和意愿。下階段,要及時做好相關政策的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創新提升新型消費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加快形成供給創造需求、需求牽引供給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
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2024年以來,湖北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新時代“千萬工程”為牽引,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質提效促進城鄉融合,共富路上拓展更多民生福祉。
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基礎牢固供給充足。過去一年,全省積極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持續發揮全國重要農產品“基地”作用。全年糧食總產量557.07億斤,比上年增長0.3%,連續12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達近6年新高。扛牢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大省責任,適應日益多元食品消費需求,在發展中調結構增效益,不僅守住“安全底線”,更提升綠色可持續發展“幸福高線”。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發揮生豬、禽蛋等產業優勢,壯大優勢農產品產業鏈,相關產品產量占全國比重較上年均有所提升,主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基礎更加扎實。
產業發展賦能聚勢,共享成果可感可及。著力壯大富民產業,推動十大農業重點產業擴鏈集群,培優壯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農業企業創新發展,產業興旺有效提升鄉村振興“含金量”。全年十大農業重點產業鏈共分配扶持資金4億元,在盤活用好村集體資產、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基礎上,優化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回流”,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在省內就業外出農民工人數596.7萬人,占總數的54.7%,超過省外就業人數;其中,在鄉外縣內、縣外市內就業人數分別增加6.7%和11.5%。縣城就地城鎮化和“雙集中”發展加速推進,讓在“家門口”就業創業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選擇。脫貧縣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全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促進鄉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為強村富民注入了新動力。
城鄉區域協調共進,共同富裕真實真切。2024年,全省繼續推動政策向民生聚焦、財力向民生傾斜、服務向民生覆蓋,全省民生支出連續11年保持在75%以上,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辦好一系列順民意、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大事好事,10大類52項民生項目超前兌現。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動城鄉要素資源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努力縮小城鄉公共服務供給差距,過去幾年間全省公共服務優質化、共享化水平逐年提高、均衡發展,市域內和縣域內差距不斷縮小。共同富裕多元投入加力見效,有效牽引地區、城鄉、收入“三大差距”同步縮小。2024年,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08,較上年同期縮小0.03,連續8年呈下降態勢。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