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美股前三名歷經了半個多月的纏斗,懸念仍毫不留情地被揭開——英偉達正式登上了“全球股王”寶座。作為科技巨頭AI戰爭的唯一“軍火商”,這一天早已在所有人預期之中,只是時間問題!斑@是英偉達的市場,我們都只是在這個市場里交易!庇蟹治鰩熑缡钦f。但對AI的狂熱追捧是否已催生出新的泡沫?英偉達是不是下一個思科?這從今年初就成了美股市場爭議最大的兩個問題。
新王加冕
市場對英偉達登頂的期待,從6月初就已經開始。彼時,英偉達超越蘋果,來到了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分析師便已紛紛給出預計:英偉達超過微軟,只是時間問題。
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上漲3.51%,總市值來到3.34萬億美元,超越了蘋果的3.29萬億、微軟的3.32萬億,成為美股、也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雖然近期英偉達、微軟、蘋果三家公司的排名瞬息萬變,但因為6月節日假期的原因,美股19日休市一天,這意味著英偉達刷新的紀錄將至少能夠維持24個小時。
英偉達的強勢崛起還創造了一項新的最快增長紀錄——2023年5月30日,其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到2024年2月30日破2萬億美元,再到3萬億美元的“三級跳”,前后僅花了一年時間。達到相同的目標,微軟花了六年,蘋果也用時將近四年。
3萬億后,英偉達面前只剩下了蘋果、微軟。如今在市值交替上升中,英偉達實現登頂,花了約兩個星期。接下來,它需要超越的只剩自己。
連高管減持都絲毫未影響它的漲勢。6月18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向美國證交會報告了一系列股票交易操作。文件顯示,在6月13日—14日,其賣出了24萬股英偉達股票,總價值3120萬美元。此外英偉達執行副總裁Deborah Shoquist也于6月3日出售了41140股股票。
Citizens JMP Securities首席執行官Mark Lehmann表示,雖然英偉達高管們出售股票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但考慮到英偉達的薪酬結構和公司產品需求強勁,高管套現并未引發警報。
秘密武器
這幾年,英偉達可謂嘗遍了酸甜苦辣。游戲顯卡出身的英偉達,在前幾年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面對激烈的同行競爭,英偉達似乎在GPU的自我認同中迷失。在加密貨幣忽然被追捧的三年多前,英偉達憑借顯卡發過一筆橫財,但不久之后就隨加密貨幣墜落而一蹶不振。
不過很快,英偉達找到了新路向——AI芯片。在OpenAI掀起的生成式AI熱潮中,英偉達走在了前列。因為每一家想要構建屬于自己的生成式AI基礎架構和服務生態的公司,都離不開英偉達的芯片。
正是這些科技巨頭的AI大戰,為英偉達帶來“多到不可思議的訂單”。5月23日,英偉達在2025財年的一季報中披露,第一財季總營收246.9億美元,同比增長243.3%;其中用于AI模型訓練的數據中心芯片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27%至226億美元,占整體營收大約86%;利潤同比增長439%至164.6億美元。
需求的強勁,讓英偉達芯片供不應求。據官方披露,其2023年底交貨周期一度長至8—11個月。2024年初,這一數字已經降至3—4個月,但對爭分奪秒備戰AI的巨頭來說,仍顯太過漫長。
據北拓資本測算,英偉達2024年H系列GPU的出貨量,大約在223萬—266萬片,B系列GPU出貨量約在21萬—29萬片。近期,微軟追加下單了12萬臺服務器,其中包括96萬片H100、32萬片B200;Meta下單了35萬片H100、6.96萬片B200。
上述兩家,已經占去了英偉達大半的供應量,還未將谷歌、亞馬遜、甲骨文等廠商的訂單量計算進去。此外還有新玩家在不斷下場。5月27日,xAI創始人馬斯克宣布,其創辦的大模型公司“xAI”完成了60億美元的B輪融資——這筆融資中的多數部分,都將流入英偉達的口袋。
新的泡沫?
每當有人討論英偉達的股價是不是已被高估,它就會用新一輪上漲打破質疑。近期,黃仁勛的演講、客戶站臺,也成為市場層面的利好,并轉化為上漲動力。《華爾街日報》發布文章稱,英偉達正在引領一場科技繁榮,令人回想起本世紀初的那場互聯網繁榮。
當時,全球億萬投資者期望互聯網能改變世界,對服務器以及相關的路由器等網絡硬件的需求也急劇增長,電信公司和硬件供應商成為資本市場的最大贏家,思科等電信設備類個股股價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前達到峰值。當時,思科的網絡交換機市場份額高達69%,網絡路由器市場份額更是突破85%,思科的股價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暴漲了超過30倍。
然而,互聯網投機熱潮導致的電信業崩盤比預期來得更早,整個行業從繁榮到蕭條僅只用了四年時間。到2002年,即互聯網泡沫破裂后的兩年,過剩的供應導致20多家電信集團破產,其他沒有破產的公司股票也遭遇劇烈拋售。
曾任思科CEO的John Chambers認為,英偉達和當時的思科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但AI的發展不同于互聯網和云計算等引領的革命。“就市場機遇的規模而言,其影響相當于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總和。變化的速度不同,市場規模不同,達到最高市值時公司所處的階段也不同!
但黃仁勛對此并不擔心。他認為英偉達不止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一家AI超級計算機公司、AI基礎設施公司以及AI工廠。在這一點上,許多投行分析師也與他有共鳴。貝萊德投資研究院的主管Jean Boivin表示,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不同,這一次的“AI大潮”有著明確的業績支撐。在接下來6—12個月內,一個“高度集中化的AI贏家群體”將繼續驅動市場的收益。
但也有人對于英偉達可以在“美股市值第一”的位置上坐多久持懷疑態度。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在景氣度投資驅動下,英偉達市值全球第一可以理解,但真正要做到AI的普及,作為中上游生產資料過貴,并不利于終端應用場景的變化和遍地開花。作為AI的商業生態,它在不往下游走的情況下,要想穩坐霸主,恐怕并不容易。
“在英偉達今年的GTC開發者大會上,黃仁勛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世界:AI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階段。那個世界是真實還是泡沫,難以判斷。但我們只能看著,那個世界跟我們越來越遠!睆埿s直言。
投資者也在變得更加謹慎。投資者宇鑫在去年低位的時候就布局了英偉達,他對記者表示,“我對英偉達股價創新高是有預期的,一直拿到現在。AI就是當下的風口,因為技術革新和市場的需求以及資本的助力都指向這里。不過越到上面就越要小心,大量的獲利盤隨時都可能兌現”。
(北京商報)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