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持續8年的量化寬松政策積累的損失讓歐洲央行在決定下一步貨幣政策時顯得更為棘手。歐洲央行2月22日發布報告宣布,在經歷了近20年的大幅盈利后,歐洲央行2023年大幅虧損12.66億歐元,這是歐洲央行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央行2023年巨額的凈利息支出。歐洲央行上一次報告虧損16億歐元是在2004年。
無疑,利率變化對歐洲央行產生了全面影響。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間,歐洲央行結束長達8年的負利率后一鼓作氣連續10次加息,將基準存款利率從負利率上調至創紀錄的4%,以應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的歐洲通脹飆升之勢以及俄烏沖突后失去俄羅斯廉價能源供應導致的史無前例能源通脹。在此期間乃至目前,推動通脹回歸目標水平,始終是歐洲央行在調整貨幣政策路徑時優先考慮的因素。在這一目標調控之下,歐洲央行三大關鍵利率自2023年10月以來一直維持在4%的歷史高位,以應對經濟復蘇可能帶來的通脹上行壓力,且歐洲央行多次重申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這一水平,抗通脹之戰未到勝利之時。
從貨幣政策目標上看,在該行高利率政策“大棒”持續揮舞下,歐元區整體通脹明顯放緩,政策效果顯著。歐盟統計局2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2024年1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從一年前的8.6%降至2.8%,低于2023年12月的2.9%,逐步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此外,歐盟今年1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從一年前的10.0%降至3.1%,同時也低于2023年12月的3.4%。
不過,利率上調始終是一把“雙刃劍”,加息效應影響的并不只是通脹率。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高利率會使得銀行的借款成本上升,對銀行的凈息差產生壓力。對于歐元區中央銀行來說,在長期過度量化寬松的政策下,歐洲央行印制了價值數萬億歐元的現金以刺激經濟增長。當錢被存回歐洲央行以回收多余的流動性時,4%的利息支出大大增加了中央銀行的負債成本,而它所購買政府債券類資產只能提供微薄的利息收入。該行數據顯示,在發放準備金前,其2023年虧損為79億歐元,而在2022年虧損了16億歐元。
在當日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中,歐洲央行表示,2023年全年歐洲央行因利率上升而支付了巨額利息,共計虧損79億歐元,在釋放了全部66億歐元金融風險準備金后,虧損減為12.66億歐元。這些風險準備金是歐洲央行此前為避免購買債券引發虧損而預留的緩沖資金。顯然,如果沒有釋放66億歐元的風險撥備,歐洲央行去年的損失還要更大。
細分來看,不同的歐元體系中央銀行面臨不同規模的損失,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核算。其中,歐元區信用等級最高的北方國家的中央銀行遭受的名義損失最大,因為它們的債券收益率最低。德國和荷蘭央行2月23日宣布2023年出現虧損,同時預測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財務困難。德國央行稱,該行去年虧損了216億歐元,幾乎耗盡了所有備付金,這筆損失中有24億歐元將用準備金彌補。荷蘭央行則損失了35億歐元。
從經濟角度來看,虧損暫時會給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帶來進一步的壓力,但虧損不會削弱央行的運作能力。中央銀行可以承受損失,在準備金耗盡甚至資產凈值為負的情況下運作。歐洲央行財務賬目顯示,一旦所有風險準備金被用盡,12.66億歐元的虧損將結轉,以抵消未來的利潤。所以,12.66億歐元的虧損并不會讓歐元體系央行破產,而且可以采用許多不同的手段來填補資產負債表中的缺口。但這些虧損可能引發可信度擔憂,使政府無法獲得股息收益,并可能影響圍繞新運營框架即將展開的辯論,并且使央行受到批評。盡管出現虧損的原因是歐元體系為對抗高通脹而采取的必要貨幣政策措施。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歐元體系今年的虧損將進一步增加。該公司稱:“我們估計,歐元體系將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分別面臨566億歐元、622億歐元和123億歐元的虧損。”然而,歐洲央行的任務不是盈利,而是確保物價穩定。歐洲央行表示,無論產生何種損失,歐洲央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有效工作并履行其維持價格穩定的主要使命”。該行稱:“在恢復持續盈利之前,由于利率風險的具體化,歐洲央行可能在未來幾年蒙受進一步損失。”同時,該行表示,其資本仍然充足,無論出現任何虧損,都能有效運營。
(金融時報)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