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fzjdo"><bdo id="fzjdo"></bdo></i>

  1. <source id="fzjdo"><input id="fzjdo"></input></source>
    長江商報 > 國有六大行年內三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   緩解息差壓力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性

    國有六大行年內三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   緩解息差壓力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性

    2023-12-25 08:17:59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國有六大行開啟2023年第三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

    上周,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在內的國有六大行相繼發布了關于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的公告。

    此番調整之后,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期的利率分別為1.15%、1.35%、1.45%、1.65%、1.95%、2%。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繼6月和9月之后,國有六大行在2023年第三次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對于再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的原因,工商銀行方面稱,主要是為進一步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傳導效應,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在LPR多次下調以及持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凈息差呈現收窄趨勢。此前央行報告指出,商業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需保持合理利潤和凈息差水平,這樣也有利于增強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12月23日,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既有利于銀行經營業績的提高,也有助于服務實體經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在把控好風險的前提下,這種調整有助于推動我國金融市場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五年期利率降至2%

    時隔三個月,國有大行再次集體調整存款掛牌利率。

    上周,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在內的國有六大行相繼發布了關于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的公告。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工商銀行此次掛牌利率調整主要涉及12月22日起新開辦(或支取)的通知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存款品種,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其中,通知存款掛牌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掛牌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3個月、6個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兩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

    其他銀行中,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則均將定期存款整存整取3個月、6個月、一年期的利率均下調0.1個百分點,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也都分別下調0.2、0.25、0.25個百分點。

    經過此番調整之后,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期的利率分別為1.15%、1.35%、1.45%、1.65%、1.95%、2%。

    郵儲銀行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個月、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利率與其他五家國有行相同,但六個月、一年的利率分別為1.36%、1.48%。

    此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定期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利率分別為1.15%、1.35%、1.35%,郵儲銀行的定期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利率分別為1.15%、1.36%、1.36%。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繼6月和9月之后,國有六大行在2023年第三次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今年6月,國有六大行就曾集體發布公告,將活期、定期兩年、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別調降0.05、0.1、0.15、0.15個百分點。

    今年9月,國有大行再次公告,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調降0.1、0.2、0.25、0.25個百分點。

    負債成本降低驅動貸款投放力度加強

    國有大行為何再次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

    對此,工商銀行表示,主要是為進一步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傳導效應,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12月23日,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大行年內三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體現了我國金融體系深化改革的決心和積極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此舉主要是為了傳導貨幣政策的信號,推動實際貸款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支持經濟發展。

    柏文喜認為,這也說明我國金融市場正在逐步完善,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主調整存款利率,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事實上,近年來,在LPR多次下調以及持續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凈息差呈現收窄趨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73%,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前三季度,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凈息差分別為1.67%、1.62%、1.75%、1.64%、1.3%、2.05%,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25、0.28、0.27、0.12、0.18、0.15個百分點。

    但凈息差過低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此前,人民銀行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指出,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保持增長,但凈息差持續收窄,利潤增速有所下降。商業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需保持合理利潤和凈息差水平,這樣也有利于增強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柏文喜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國有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有助于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同時,存款利率下調使得銀行資金成本降低,有利于銀行擴大貸款投放,增加信貸規模,從而提高銀行的資產端收益。此外,通過下調存款利率,引導社會資金流向,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有助于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降低信用風險。

    據民生證券余金鑫測算,A股42家上市銀行2023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在計息負債平均余額中占比 14.6%,假設平均置換期為3年,平均調降幅度為20個基點,則將節約679億元成本,對2024年凈息差的貢獻為增加3個基點,或將提振2024年營收增速增加1.2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增速增加3.2個百分點。

    柏文喜進一步表示,存款利率下調后,銀行貸款利率也有所下降,有助于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融資難題。存款利率下調使得銀行更有動力擴大貸款投放,提高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此外,存款利率下調還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通過降低融資成本和提高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實體經濟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經濟學者孫兆東也持類似觀點,他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國有大行的利率走勢是利率水平的導向和風向標,本質上是為引導企業和居民降低利率收于預期間接降低債務成本,刺激經濟增長,促進存款向資本市場和有效投資分流。在逆周期操作的策略下,穩經濟和提振未來信心成為金融特別是大行擔當的當務之急。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略合作伙伴
    AV麻豆免费一区_91精品国产自在现偷_欧美在线一级VA免费观看_日韩专区欧洲专区亚洲专区

      <i id="fzjdo"><bdo id="fzjdo"></bdo></i>

    1. <source id="fzjdo"><input id="fzjdo"></input></source>
      亚洲无线乱码字幕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色h亚洲激情在线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永久图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一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