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潘瑞冬
總部坐落在浙江的全國性股份行浙商銀行(601916.SH、02016.HK)歷時一年半的配股發行落地。
近日,浙商銀行宣告A股配股發行成功,認配率達96.32%,成功募資97.56億元,其中,浙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金控”)認購16.0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銀行的配股價格為2.02元/股,若按照6月30日2.64元/股的價格計算,該行此次配股相當于打了7.6折。
此前,浙商銀行表示,此次配股募資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提高本行資本充足率,增強本行的資本實力及競爭力。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11.49%,一級資本充足率9.4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04%,分別較年初有不同程度下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逼近監管紅線。
今年以來,浙商銀行加大了風險資產處置力度,不良率出現改善,2023年一季度末的不良率下降至1.44%。
第一大股東16億護航配股發行
浙商銀行此次“低價”配股引發市場關注。
6月26日晚間,浙商銀行發布A股配股發行結果公告,截至6月21日認購繳款結束,該行A股配股有效認購數量約為48.3億股,占可配售股份總數比例達96.32%,認購金額超97.56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6月12日折價配股方案發行后,浙商銀行股價當天大跌4%,隨后最低探至2.48元/股。在配股落地后,浙商銀行的股價有所回升,6月30日,該行股價達到2.64元/股,若以該價格計算,此次配股相當于打了7.6折。
回溯公告,6月12日,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本次配股為A股、H股配股發行,擬按照每10股配售3股比例配售,合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浙商銀行本次A股成功配股需要獲得70%以上認購。雖然成功發行有一定門檻,但浙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金控”)已出具承諾,將護航本次配股的發行。
具體而言,第一大股東將根據本次配股股權登記日收市后的持股數量,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根據本次配股方案確定的可獲得的配售股份。從配售結果來看,浙江金控履行了其全額認購配股的相關承諾,認購A股股數約為796633132股,占此次可配售A股股份總數5014409033股的15.89%,認購金額約為16.09億元。
對此次配股,浙商銀行表示,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本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提高本行資本充足率,支持本行未來業務持續健康發展,增強本行的資本實力及競爭力。
實際上,浙商銀行不止通過權益渠道融資,還通過二級資本債進行補血。今年5月29日,該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總額為2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所募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該行二級資本。
政策方面,今年2月,資本新規開始正式實施,由于資本新規對銀行業實施了更嚴格的風險管理和資本要求,商業銀行對資本的需求更加渴求。若不及時補充資本,資本會成為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投放的“硬約束”。這也成為浙商銀行募資行業背景。
資本充足率承壓不良率好轉
浙商銀行頻頻從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融資,還與其資本充足率承壓有關。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11.49%,一級資本充足率9.4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04%,較上年末分別微降0.11個百分點、0.06個百分點以及0.0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逼近監管標準紅線的7.75%。
而據2023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14.86%,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9%,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50%。浙商銀行上述指標均低于平均水平。
資料顯示,浙商銀行是我國唯一一家總部位于浙江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由中外合資銀行重組、股改、引戰而來。目前,該行已經形成“大零售、大資管、大公司、大投行、大跨境”五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的格局。
2016年,浙商銀行實現港股上市,這一年,該行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達到335.02億元,歸母凈利潤也首次站上百億陣營,為101.53億元,同比增長44%。截至2022年,該行的營收規模達到610.85億元,6年時間實現規模接近翻倍;不過,歸母凈利潤的增速不及營收增速,去年實現136.18億元,較2016年增長34.13%。
浙商銀行的資產規模也自2016年的1.35萬億增長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2.75萬億。
值得關注的是,浙商銀行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伴隨著不良資產的快速增長。根據東方財富數據,2016年至2021年,浙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33%、1.15%、1.2%、1.37%、1.42%、1.53%,這一資產質量不良指標連續四年處于上升區間。
2022年,該行的不良率五年來首次下滑。浙商銀行行長張榮森在2022年年報中專門提到,新增業務不良生成率持續下降,資產質量出現了趨勢性向好的重大變化,不良貸款率下降至1.4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浙商銀行明確將“化風險”作為全行第一大戰役,深入推進風險處置專項行動。平安證券研報分析稱,公司加大對風險資產的處置,表內非標資產較2018年高峰壓降1200億至841億,表內信貸自2018年以來核銷處置規模超400億元,同時從嚴確認不良。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從季度角度來看,浙商銀行2023年一季度不良率再度回落至1.44%,也同樣低于2022年一季度的1.53%。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