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與永德縣委常委、副縣長施云鋒,共同為“長江商報公益聯盟云南永德戶威灰葉猴生態保護站”揭牌。
永德縣政府主要領導在“灰葉猴生態保護站”的揭牌儀式上發言。 本版圖片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李彪 周穎 攝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李璟 發自云南永德
4月的云南永德,春風百里,大地歡騰,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4月22日上午11時許,長江商報公益聯盟云南永德戶威灰葉猴生態保護站揭牌儀式,在永德縣大山鄉戶威村隆重舉行。
永德縣委、縣政府,大山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永德縣委宣傳部、縣林草局、縣鄉村振興局、縣工商聯、縣文旅局、縣投資促進局等多個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長江商報主要負責人、公益聯盟13名隊員、8名護猴隊員以及聞訊趕來的當地村民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中國第一家“灰葉猴生態保護站”成立。
生態保護站的正式成立,標志著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在云南的動植物公益保護行動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隨著戶威灰葉猴生態保護站的揭牌,一幅人猴皆歡、和諧共生的美好鄉村振興畫卷正在永德大山之間徐徐展開,將向大家呈現西南邊陲山區最真實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美。
“生態保護站的成立,標志著長江商報在云南永德的灰葉猴保護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表示,今后長江商報的公益行動將在永德全方位扎根,為保護灰葉猴、守護永德生態環境、助力當地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商報和A股市場的力量。
灰葉猴保護邁出關鍵一步
4月22日,地美天藍、人杰地靈的云南永德縣戶威村迎來重要時刻。經過兩年多的精心謀劃和準備,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在麻櫟寨村戶威自然村打造的灰葉猴生態保護站,在風和日麗、艷陽高照的大好日子正式落成。
參加揭牌儀式的40余人身著印有“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助力鄉村振興”字樣的統一文化衫,個個精神抖擻、神采飛揚。活動現場一派喜氣洋洋、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吸引了諸多周邊村民駐足圍觀。
揭牌儀式在熱烈的掌聲中啟動。永德縣委常委、副縣長施云鋒代表縣委、縣政府發表講話,表達對長江商報長期以來支持永德公益和鄉村振興事業的感謝,并對灰葉猴生態保護站的揭牌成立表示祝賀。
“從現在開始,我們在永德戶威有了正式的辦公地點和公益實踐場所,長江商報在永德戶威的灰葉猴保護計劃邁出了關鍵一步。”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在致辭中表示,長江商報在以后的工作中,將以保護站為平臺,在永德認真踐行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價值擔當。同時,以保護站為基地,和縣、鄉、村三級政府一起,把永德戶威灰葉猴及周邊6平方公里的生態環境保護好、建設好。長江商報將在云南永德地區全力以赴為國家鄉村振興助力,為建設和美鄉村添磚加瓦。“長江商報將竭盡全力投入到永德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招商引資、和諧發展的宏偉事業中來。”
長江商報公益聯盟突擊隊員萬霞代表全體隊員表態發言。她說,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全體隊員將不畏困難、積極行動、久久為功,從一點一滴做起,真正將公益項目落實到位,讓永德戶威及周邊的鄉村真正做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村民增收致富的路越走越寬,永德大山鄉的鄉村振興事業更加蓬勃興旺。
據悉,此次長江商報2023云南公益行實踐活動中,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將在永德推動和實施11個具體公益事項。截至目前,成立護猴隊、建立灰葉猴飲水水源、建立莊稼科學補償科學機制、開展鄉村振興進村結對幫扶等多個事項已完成具體部署和落實。隨著生態保護站的揭牌,更多具體事項正循序漸進鋪開。
助推打造人猴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
2020年11月,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在永德大山鄉麻櫟寨村戶威村啟動了“長江商報永德灰葉猴公益保護項目”,通過匯聚資本市場和企業家的公益力量,逐步解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葉猴在當地的生存問題,并通過鄉村旅游和定點幫扶等形式,讓當地村民從中獲益,真正打造當地人猴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環境。
在本次戶威灰葉猴生態保護站揭牌儀式上,大山鄉黨委書記羅占宏代表全鄉2萬多人民群眾,向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表示衷心感謝。他說,近年來戶威灰葉猴在縣級主管部門和當地群眾的保護下,總體數量已有所增加,如今有了長江商報公益聯盟的灰葉猴公益項目,相信灰葉猴的種群數量將會日益壯大,也必將為大山鄉麻櫟寨村的鄉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為全鄉的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助力。
永德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朱永昌在致辭中表示,灰葉猴公益保護項目不僅是對猴群的保護,更是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長江商報公益項目的實施開展,永德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并向著更美好、廣闊的方向持續發展。
護猴隊負責人楊天才代表8名護猴隊員表了決心,他將帶領護猴隊全體成員盡職盡責,做好日常管理與巡護,讓對灰葉猴的保護理念深入每一位鄉親心中。
簡短的揭牌儀式后,上午11時30分,在一片歡騰熱烈的掌聲中,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和永德縣委常委、副縣長施云鋒共同為長江商報公益聯盟云南永德戶威灰葉猴生態保護站揭牌,并宣布生態保護站正式成立。
施云鋒表示:“長江商報將永德作為公益項目實施地,并將戶威灰葉猴保護列為重點實施公益項目,充分彰顯了長江商報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是媒體公益愛心的體現,更為外界較好了解永德打開了一扇窗。”他要求涉及項目的鄉鎮、部門要擔當盡責、主動作為、協調配合,全力以赴服務保障好大山鄉戶威灰葉猴保護項目及其他公益事項的實施。“也希望社會各界繼續幫助支持永德的發展,發揮融媒體平臺優勢,讓更多人知曉永德,歡迎到永德來。”
立足“人猴和諧”共商灰葉猴保護項目落地
重建灰葉猴水源地成立護猴隊確立莊稼補償機制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江楚雅 徐佳 發自云南永德
隨著長江商報2023云南公益行活動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公益事項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4月21日,一場關于灰葉猴保護項目落地的民主決策會議,在永德縣大山鄉麻櫟寨村委會召開。永德縣政府、大山鄉和麻櫟寨村相關負責人與長江商報公益聯盟以面對面征詢意見和舉手決策的民主方式,圍繞“長江商報云南永德戶威灰葉猴保護公益項目”的兩大項目——成立護猴隊與莊稼科學補償機制開展熱烈討論。
經過一上午的充分探討,在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的主持下,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聯合當地政府組建了一支8人規模的護猴隊,并且初步確定了周邊多個自然村的莊稼科學補償機制。
此外,在4月22日下午,在永德縣相關領導的陪同踏勘下,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又確定了灰葉猴水源地的重建方案。
護猴隊、莊稼科學補償機制的確立以及灰葉猴水源地的重建方案,是灰葉猴保護公益項目11個公益事項中的3個重點。在接下來幾天的公益調研中,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將繼續實地走訪,在永德縣、大山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下,與灰葉猴保護區域村寨不斷溝通商議,共同確立更多具體方案落地。
公益聯盟護猴隊正式成立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江楚雅 發自云南永德
永德縣大山鄉麻櫟寨村戶威自然村猴子溝的入口處,正是灰葉猴的棲息地,戶威村也成了猴群活動的核心地帶。
不過,由于修路、挖山、山林種植等人為影響和缺乏足夠食物、水源等因素影響,灰葉猴部落生存狀況堪憂,保護灰葉猴勢在必行。
4月21日,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聯合當地政府建立了一支8人的護猴隊。在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的提議下,現場所有人舉手表決同意護猴隊成立和針對護猴隊員的補助機制。
護猴隊成立第二天,護猴隊隊長楊天才就召集護猴隊員舉行第一次會議,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看到護猴隊這么重視,并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我感到很高興!”姚海鷹對護猴隊提出三點要求,首先希望護猴隊員認同并熱愛灰葉猴保護項目,其次要服從公益聯盟和當地政府的安排,最后在今后工作中要恪盡職守,勤勉盡責。
“猴子就是我們的朋友家人”
49歲的李該橋是麻櫟寨村芹塘村組長,也曾是大山鄉護林隊的一員。2020年,一次他和另一位村民去給村里買鋪路的山砂時,路過一片玉米田,碰巧看到田里有30多只猴子正在掰啃玉米。猴群見到有人來便一哄而散,但離李該橋最近的一只猴子卻突然沖上前來,抱住他的左小腿開始瘋狂撕咬。盡管常有猴子偷吃莊稼并成為大家的困擾,但經過多年的宣傳,村民們對猴群的保護意識已經大增。因此,李該橋只是大聲呵斥猴子。最終,他的腿被猴子撕咬得血肉模糊,傷及筋骨,他被送到醫院縫合了幾十針,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經過兩年的恢復,李該橋至今腿腳不便,也失去了護林員這份工作。
“當時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只知道不能傷害猴子。”李該橋對長江商報公益記者說,雖然受了傷也失去了工作,但自己不后悔當時的行動。
愛猴護猴已蔚然成風
像李該橋一樣,戶威村民們都把灰葉猴當作朋友家人。村里還經常教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
大山鄉麻櫟寨村第一書記趙文斌對長江商報公益記者表示,當猴子沒有食物時,便常常下山偷食當地村民農地中的玉米、沃柑、芭蕉等作物,但村民不會傷害驅趕它們。
不過,當地村民對灰葉猴的認識和保護,還停留在不主動傷害的層面,為了讓大家更加科學地保護灰葉猴,4月21日,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聯合當地政府建立了一支8人規模的護猴隊,并計劃采取“種投結合”的方法,通過種植灰葉猴喜歡吃的玉米和香蕉等,在食物缺乏的季節進行投喂,補充灰葉猴的食物來源。據悉,這些隊員全部來自當地村民,十分熟悉地勢地貌和猴子習性。
公益聯盟讓村民的莊稼地多了一份保障
●長江商報公益記者 徐佳 發自云南永德
在永德縣大山鄉麻櫟寨村戶威自然村村民楊老二看來,長江商報公益聯盟的公益資金,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家中因農作物被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我的玉米地又多了一份保障!”
4月21日上午,在戶威村,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與當地政府、村民代表共同商議“灰葉猴保護”相關措施的施行,其中就將對村民受損作物的補償作為此次公益事項的重點工作之一。
長江商報董事長、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表示,此次灰葉猴保護項目具有針對性,要嚴謹科學地將每一筆公益資金用到實處,真正打造當地村民和灰葉猴部落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環境。
猴群覓食村民遭受經濟損失
“我家大約獲得了3000元的補助,由政府直接打錢給我們。”楊老二告訴長江商報公益記者,他家有20畝地,由于與灰葉猴居住地離得近,去年有5畝左右的玉米地因灰葉猴啃食遭到破壞。這對于本就是低保救助對象的楊老二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記者了解到,過往幾年,當地政府對莊稼地因灰葉猴覓食被破壞的村民進行一定金額的補償,即村民首先上報作物的受損情況,之后當地政府對受損莊稼地進行定損,再根據定損結果來確定相應的補償金額,每畝的補償金額約為600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村民的經濟損失。
對農作物受損村民進行補償
在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聯合當地政府,現場制定了“灰葉猴保護”相關措施,其中就將對村民受損作物的補償作為此次公益事項的重點工作之一。
會上,永德縣大山鄉麻櫟寨村向長江商報公益聯盟提供了11戶作物因灰葉猴覓食被破壞最嚴重的村民家庭名單,覆蓋環繞灰葉猴主要生存區的火石山、戶威、新寨、芹塘四個自然村,并將這11戶作為此次公益行重點進行補償的對象。當地村民黝黑的臉上泛著快樂和興奮,還略帶一點兒激動,安靜地聽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講解著有關灰葉猴的保護計劃。
不過,隨著灰葉猴保護工作的推進,灰葉猴群體不斷擴大,作物受損程度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如何動態調整對村民經濟損失的補償,并逐步完善這一補償機制,也成為此次座談會中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與當地政府協商的重點問題。
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介紹灰葉猴保護項目的推進情況。
公益聯盟隊員萬霞在揭牌儀式上代表所有隊員表態發言。
4月21日上午,在大山鄉麻櫟寨村召開公益項目決策會。
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創始人姚海鷹主持會議,反復強調公益資金使用的合規性。
大山鄉黨委書記羅占宏積極發言支持。
新當選的護猴隊員、戶威村支部書記楊天才在發言。
被會議民主決策氣氛感染的兩位村民代表。
灰葉猴生態保護站的全體護猴隊員。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