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江楚雅)房企拿地熱情不減,土地供應量增加,土拍價格水漲船高。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到7月,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3225億元,同比增加約23%。
不過,由于樓市調控政策持續,前7月各線城市土地市場普遍出現了流標或者底價成交的現象。即使成交的地塊中,低溢價率成為常態。7月全國多城土地流拍,數量超去年同期2倍。
中國指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對于當前流標的現象,也說明土地市場是有所降溫的,這和部分房企理性拿地、持續觀望的心態有關。總體上說此類土地市場降溫,會對接下來的房企形成影響。換而言之,部分有意向拿地的房企,也會開始進行觀望,所以總體上體現了當前房地產市場較為理性的一面。當然也需要各地進行反思,流拍太多也容易影響供地計劃。
7月300城土地出讓金3958億
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到7月,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3225億元,同比增加約23%。具體來看,7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3958億元,環比增加11%,同比增加9%。
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杭州、重慶和北京位列賣地出讓金前三名。其分別為1987.27億元,943.36億元,826.72億元。除上述三個城市外,鄭州、天津、武漢、成都等13個城市賣地超過500億元。
在成交方面,7月份土地成交量較上月增加,同比上漲逾一成,一二線城市成交量環比均降。7月,300城市共成交土地2087宗,環比增加5%,同比增加7%。成交價格方面,7月份土地市場整體均價環比微增,一二線城市均價環比走高。
在土拍市場各項規模指標依舊趨好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卻頻頻出現土地流拍和宅地的低溢價成交現象。
克而瑞數據顯示,7月流拍、掛牌地塊達到107幅,達到年內高點,流標率更是陡然上升至4%,創下年內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受監測城市土地市場平均溢價率環比微降,同比減少逾兩成,宅地溢價率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7月,30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為13%,較上月減少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以上海市青浦區兩幅宅地為例,兩塊地均以3.3萬元/平方米樓板價底價成交,分別由招商和萬科競得,相比2年前中駿4.2萬元/平方米獲得的地塊低了約四分之一。
中國指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此類溢價率下跌,也說明了一點,即房地產領域的價格泡沫是減少了。當然這也有利于房企控制土地成本。后續對于一些自有資金規模大的房企來說,積極拿地也是一個較好的機會。
7月流標107塊地創年內新高
◎相關新聞
8月首周武漢新房成交量增4成
本報訊(記者 江楚雅 通訊員 鄭軍華)受7月底推盤增加及集中備案等因素影響,8月首周周銷量也繼續增長。
據億房網研究中心數據統計,八月第1周(7月30日-8月5日)武漢主城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937套,成交量環比上周增長12.3%,沌口片領跑主城區,漢口中心區、東西湖片等明顯增長,漢陽中心區、武昌中心區、二七后湖、白沙洲等片區則回落。
主城區成交均價下跌8.6%;遠城區成交2390套,成交量環比增長91.8%,除黃陂小幅下滑外,其他遠城區均大幅增長,成交均價上漲9.5%。隨著市場推盤節奏的變化,遠城區成交量占全市總成交量占比有所增大。
總體來看,八月第1周武漢樓市商品住宅成交4327套,另成交雙限房等278套,環比增加45.6%。與去年同期2965套成交量相比增長45.9%。當周均價12452元/平米,環比下跌11.5%,同比上漲0.9%,房價漲幅繼續回落。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