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今年上半年營收58億港元,同比下滑35.4%,相比歷史高點165億港元,僅為其1/3
本報訊(見習記者 張璐)昔日國內肉制品龍頭企業雨潤食品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巨降。近日,雨潤食品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億港元,相比歷史最高時期大幅下滑。
困境之下,雨潤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在成本上做文章,除了嚴格控制資本開支之外,雨潤還壓減了員工和行政開支。
業績下滑 雨潤食品的財務壓力增大
繼雙匯遭遇業績下滑后,雨潤的營收也有所下降。8月25日晚,雨潤食品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億港元,同比下滑35.4%,相比歷史高點2011年同期的165億港元,僅為其1/3。
2016年虧損23億港元后,今年上半年雨潤食品虧損略有收窄,為5.5億港元。但對比收入的萎縮情況,實際上雨潤食品營收下降的情況并未有明顯好轉。據雨潤業內人士反映,由于貸款逾期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持續經營能力堪憂,員工減少2000人。目前管理層正在尋找潛在的策略性投資者或繼續出售非核心資產來減輕壓力。
8月29日,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雨潤食品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雖然同樣受困于行業原因,與雨潤并稱“南北兩大屠戶”的雙匯上半年業績略有下滑,但半年240億元的總收入已是數倍于雨潤食品。
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回落,對于屠宰企業而言無疑是利好,但雨潤食品卻面臨銷量下滑的新問題。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3-6月,生豬價格再次進入下跌通道,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生豬出欄平均價格為14元/公斤,相比去年年底下跌了近兩成。雨潤方面表示,雖然集團生產成本壓力略有減輕,但銷售壓力不斷增大。
數據顯示,雨潤的主營業務冷鮮肉和冷凍肉業務對外收益為47.5億港元,較2016年同期下降近四成,低溫肉制品業務收入也較去年同期減少6.3%。
業績下滑的同時,雨潤食品的財務壓力繼續增大。截至今年6月底,雨潤的現金結余加上定期存款、質押存款以及受限制銀行存款共計約2.1億港元,較上年同期的3.5億港元減少39%。截至今年6月30日需要償還的貸款為71.5億港元,其中67.5億港元的貸款將在一年內到期。
豬肉消費下滑肉制品企業面臨挑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從外部環境上看,雨潤和雙匯面臨的外部環境都是一樣的,一方面生豬價格給企業帶來了壓力,另一方面,隨著西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物流和特色產業的高速發展,牛羊肉正在蠶食豬肉消費的市場份額。
“豬肉消費下滑,是肉制品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但在頂層設計上,雙匯明顯優于雨潤。”朱丹蓬說到。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