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2017博鰲房地產論壇開幕,聚焦“跨越與去地產化浪潮”
□本報特派記者 江楚雅 發自海南
昨日,主題為“跨越與去地產化浪潮”的2017博鰲房地產論壇正式啟幕。
2017年,中國房地產關鍵詞成為“求變”與“創新”,企業不斷嘗試與探索新的方向,戰略轉型和多元化發展成為趨勢。那么,在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做到“去地產化”,提升房地產企業效益與市場競爭力,以創新的思維和多元的布局搶占市場制高點?長江商報記者現場直擊行業“大咖”激論多元化與去地產化。
房企進入“多元化突圍時代”
對于房企來說,土地是其發展的根本,然而隨著熱點城市“限房價、競地價、競自持、競方案”等拿地規則的變化,房企拿地是難上加難。由此,房企單純依靠土地開發獲取的利潤開始下滑,同時房企的規模不斷擴大,房地產企業手上有錢的同時面臨開發瓶頸。
據悉,在房企盈利能力不斷走低、拿地愈加困難的大趨勢下,大部分標桿房企都開始了突破盈利瓶頸的嘗試。企業自身角色已悄然發展轉變,從“開發商”到“運營商”、“服務商”的轉化已成為業界轉型的核心。
在多位參與論壇會議的知名地產企業的交流中,記者獲悉,除了增加項目收并購的比重、加強熱點城市經濟圈周邊布局等普遍方式外,房企對多元化業務的拓展也日趨活躍。
以產城融合開發模式為例,中城新產業創始人劉愛明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前兩月,中城新產業與碧桂園合作的惠州潼湖科技小鎮動工建設,“這個是影響力中心,這一塊是孵化器,我們自己做創新工場;這片是研發中心的集群,這個是教育機構、創新服務區、轉型區、成規模的龍頭企業區、鞏固區、研發制造區……技術、資金、人才全在這里!”談到科技小鎮,劉愛明抑不住喜悅,圖紙規劃仿佛就在手中。“除了一線城市,我非常看好武漢市場,車都、光谷、高校資源是武漢的優勢所在,期待本地的中小企業和產業園進行合作。”
此外,很多房企還加速了海外市場的投資布局。2012年以來,包括綠地、萬達、萬科、碧桂園、富力、首開等在內的20余家中國房企已經在海外開設房產項目或確立投資計劃,投資總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
特色小鎮正在成為國內地產企業轉型發展的新方向。無論是碧桂園、華僑城、綠城、華夏幸福等品牌房企,還是諸多區域性地方企業,都將轉型的戰略指向“特色小鎮”。
此外,“互聯網+”、大數據也是房企求新的新手段。通過O2O,開發商能夠最大程度地了解并解決用戶在購房、裝修等資金鏈條方面的痛點問題,同時為自己做足了宣傳。線上宣傳、線下買房,將成為開發商在未來幾年不斷嘗試創新的營銷手段。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從歷史經驗看,多元化沒有幾個企業是成功的
多樣化、多元化發展是房企在新經濟形勢下的必然選擇,但也會過于多業態發展,從而模糊了主業,引發變得“四不像”的質疑。
對于“變”與“不變”,論壇上,中國金茂副總裁、華南區域公司總經理魏浙表示,變的是市場環境,不變的是初心。房地產粗放發展的時候,要解決補漏性問題,以后要做的是完善行業,房企要往城市運營商方向轉變。
“要以不變應萬變。”劉愛明也表示,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個現象在五年內不會變。此外,劉愛明看好一線城市開發商的競爭力并表示業績會不斷提升。在“變化”方面,劉愛明認為,過往的地產,人們把它看成了“制造業”,未來房地產商會不斷變化,變成經營性企業。
業內普遍認為,多元化的方向增加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機會,通過開拓新的業務點可以規避單一產業方向上帶來的行業影響及風險。所以,“變”是未來必然的選擇。
恒隆集團、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則不贊成去地產化而搞多元化,并明確表態,“我根本不知道去地產化,有的房地產企業沒辦法了就搞多元化,房企多元化很難成功。”
至于原因,用這個地產領袖的話來說,就是“萬變不離其宗”。他表示,從過往海外市場的歷史經驗來看,至今沒有多少企業的多元化是成功的,即便曾經全球知名的企業,在走上多元化道路之后,如今都已經分崩離散、業務拆分。
陳啟宗并不否認目前市場機遇確實比從前少了,但這不意味著傳統模式就走不下去,相反并非到處都是金子,目前很多多元化業務其實都是不賺錢的,回報率低,“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就好”。
中國金茂副總裁魏浙:地產不只提供一個概念,多元化講的是綜合性
在當天的主會場,最后一個議題是關于“預測、市場與變化,多樣化房地產面對未來的力量”,現場地產精英展開論劍。
升級換代會不會把自己多元化弄沒了?
魏浙表示,地產實際上介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縱深發展的情況下一定是成為整合商。但是每一個整合的點都是可以縱深發展的,可以更加細化研究的。它不只是提供一個概念,而是提供一個全方位真正的市場需求,多元化講的是綜合性。
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則從國民經濟中房地產所扮演的角色方面,表達了對去地產化的態度,而禹洲地產林龍安作為房企代表之一,更關注地產的金融屬性,但他也強調了企業抗風險以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性。
不可否認“多元化”發展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擔、相對弱化企業經營風險,有企業如恒大也依靠多元化發展戰略實現了不斷擴張業務版圖的目標;然而,此前無數曲折坎坷的例子也是后來人不可忽視的警醒和借鑒。
opinion
變的是市場環境,不變的是初心。房地產粗放發展的時候,要解決補漏性問題,以后要做的是完善行業,房企要往城市運營商方向轉變。
——中國金茂副總裁、華南區域公司總經理魏浙
2017博鰲房地產論壇開幕式現場。本報特派記者 王京 攝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