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fzjdo"><bdo id="fzjdo"></bdo></i>

  1. <source id="fzjdo"><input id="fzjdo"></input></source>
    長江商報 > 國內房企進軍產業地產尋新突破

    國內房企進軍產業地產尋新突破

    2016-08-29 00:30:01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全國銷售額前20名房企有過半涉足產業地產

    □本報記者 江楚雅

    近日,億達中國(3639.HK)發布半年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億達集團合約銷售額為38.5億元,營業收入為2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其中租金收入增長11.7%至1.89億元,商務園運營管理收入增長106.4%至2760萬元。驕人成績令業內側目。

    此前,受益于京津冀一體化的華夏幸福(600340.SH),以及將中關村打造為中國最著名軟件園的北科建等企業,在業績不斷增長的同時,也一直為業內看好。上述企業的產業地產運營模式逐漸被認可,一大批房企也紛紛試水產業地產。據不完全統計,銷售額在全國前20名的房企有過半已涉足產業地產。

    產業地產于2003年提出,區別于以往的工業地產,產業地產是指以產業為依托、以地產為載體,實現土地的整體開發與運營,是將地產開發、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三方面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新模式。

    傳統房地產市場利潤空間收縮,進軍產業地產已被眾多房企視為重要的轉型方向之一。而著名房地產專家謝逸楓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與傳統房地產開發相比,做產業地產既要懂產業方面的知識,又要把產業與地產有機結合起來,門檻高要求也多。眾多房企進入,主要是被當前市場形勢所決定,也是被迫轉型的無奈之舉。”

    房產紛紛布局“地產+產業”模式

    2014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品牌房企紛紛開始“跨界”轉型,“地產+產業”模式吸引了整個房地產市場及相關產業的眼球。

    記者觀察發現,近兩個月,房企大佬似乎加快了布局產業地產的節奏,在廣深地區時有“大動作”,涉及的產業包括跨境電商、空港經濟、科技和創意產業等。

    7月13日,保利首個產業地產項目啟動了全球招商。該項目地處廣州南沙區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區,總占地2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定位為跨境產業園區,將聚集跨境商務、港航服務、制造研發、保稅展貿四大產業,日后還將在此基礎上不斷引入為其服務的相關產業。

    7月21日,綠地在廣州打造的國際空港中心正式開工,該產業園區是綠地首次在廣州試水產業地產的項目。據了解,綠地目前在全國9個城市規劃建設了空港產業園,廣州國際空港經濟中心尚未全面開工已吸引眾多知名企業入駐。

    8月初,碧桂園舉行“產城融合戰略”發布會,計劃五年投資千億打造“科技小鎮”,涵蓋總部經濟、金融、生物健康、醫藥等產業,每個小鎮預計年產值為450億元,年稅收40億元,就業人口超過8萬。

    早在2015年,“廣州萬科云城”的建立標志著廣州萬科正式進軍產業地產。老牌代表房企繼續發力產業地產,新軍房企也不斷創新轉型升級。除千億房企外,世茂、富力、遠洋等眾多知名房企也試水產業地產,希望能找到一條可行的轉型之路。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由于中國經濟增速和城鎮化的需求,產業地產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房企全國化布局、資金實力雄厚、產品線豐富,可打破原有產業園區的區域局限性和功能單一性,二者能得到很好的優勢互補。”

    產業地產成房產新“藍海”

    近兩年來,國務院從資金鏈、創業創新鏈、產業鏈、就業鏈幾個維度,推出了多項支持“創業、創新”的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產業地產既作為房地產企業新的轉型方向受到地產企業的關注,也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蓬勃發展。

    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國家經濟戰略相吻合,產業地產儼然已成為房企轉型的新“藍海”。有資深業內人士指出,到2030年,中國服務業規模將翻六番,達到143萬億元。服務業已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與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有望為產業地產帶來一個每年萬億級的市場。

    保利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保利布局產業地產,一是遵循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規劃,提升住宅之外產品類型的運營實力;二是在保利的相關產業鏈上,產業地產此前仍屬空白。”

    “與傳統的住宅、商業地產相比,產業地產的利潤想象空間更大。”謝逸楓認為,產業地產自身的誘惑力也不小。

    此外,產業地產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大片土地。有業內人士稱,產業地產的土地使用非常靈活,既可以作為工業用地出讓,也可以當作綜合類商業用地出讓。一線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稀缺,房企借各種項目涉足產業地產,可以通過政府政策的支持,以低價獲得大片優質土地。

    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向俊波曾公開表示,產業地產有助于聚焦土地優勢獲取開發建設的優勢。核心城市周邊片區的住宅外溢需求也很明顯,但因為缺少相應的產業發展留不住人才。產業資源和區域空間的不合理分配就是“科技小鎮”的發展機遇。

    “產業地產在融資方面也有優勢,融資成本低于房地產,且融資渠道更廣,這也是吸引房企入駐的重要原因之一。”謝逸楓介紹。

    產業地產開發周期長需打持久戰

    近年來,產業園區在全國各地展開布局,各類產業園和高新開發區不斷涌現。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截至2015年7月底,我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共有129個,較2014年增加14個。

    然而,房企與產業經濟的結合并非一帆風順。事實上,盡管產業地產具有多方面的誘惑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與傳統房地產不同的是,產業地產開發周期長,打的是一場持久戰。例如,華夏幸福運營的河北固安工業園區新型城鎮化項目,一做就是14年。碧桂園的“科技小鎮”項目從實施到模式成熟也需近10年。

    同時,記者了解到,為了破局,大量園區開發運營企業紛紛嘗試轉型,比較典型的是以輸出品牌提供運營服務的方式來拓展園區市場。除了比拼自身的重資產實力,同時注重在資產上拓展。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指出,產業地產的運營不能只依靠房企一方單獨努力,更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扶持,以及金融方面的支持,乃至整個創業環境的優化帶來更多的高科技產業。

    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新望認為,“園區開發運營企業在體驗經濟時代,不同于此前的重資產時代,產業地產要更加關注人的感受,無論是依托互聯網+實現智能化運營,為園區企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還是成為企業的戰略合伙人,都是地產商身份向服務商身份過渡的必然過程。”

    責編:ZB

    長江重磅排行榜
    視頻播報
    滾動新聞
    長江商報APP
    長江商報戰略合作伙伴
    AV麻豆免费一区_91精品国产自在现偷_欧美在线一级VA免费观看_日韩专区欧洲专区亚洲专区

      <i id="fzjdo"><bdo id="fzjdo"></bdo></i>

    1. <source id="fzjdo"><input id="fzjdo"></input></source>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