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一汽大眾公布四項后續服務措施,包括在“極端條件”下可換新車
本報訊(記者 張齊琪)博弈超過一年的速騰“斷軸門”終于暫告一段落。9月1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稱“質檢總局”)發布報告,確認“經工程試驗分析和專家論證,裝配耦合桿式后軸的新速騰汽車存在縱臂斷裂導致的安全隱患,構成缺陷”。
確認新速騰存在安全隱患
自去年4月以來,一汽大眾速騰被曝后懸架縱臂頻頻發生斷裂,而一汽大眾的強硬回應也將此事拉入輿論漩渦。去年10月,大眾汽車公司提出召回措施——在后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如后軸縱臂發生斷裂,金屬襯板可以保證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并會發出持續的警示性噪音。對此措施,大多數車主非常不滿,調侃這是給車“打補丁”。
7月31日,長江商報曾報道《大眾速騰后懸架斷裂存安全隱患》引起強烈反響。9月11日,質檢總局發布《新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缺陷調查結果》,同時公布了《一汽大眾新速騰汽車缺陷調查相關問題解答》,缺陷調查結論顯示“新速騰汽車耦合桿式后軸縱臂抗變形能力較同類結構后軸相對較低,在某些使用情況(受碰撞或刮蹭)下,縱臂會發生變形,且隨著變形量的增加,疲勞壽命明顯下降”。同時“部分車輛后軸縱臂變形后,外觀上不易察覺,導致車主不會主動對車輛后軸進行檢查或維修,且生產者原有維修流程難以有效發現縱臂變形的情況”,經工程試驗分析和專家論證,裝配耦合桿式后軸的新速騰汽車存在縱臂斷裂導致的安全隱患,構成缺陷。
對于引起爭議的加裝襯板的召回措施,質檢總局表示,如果車輛后軸受碰撞造成縱臂變形,車主或非授權維修企業未能及時發現,即使在縱臂本體斷裂后,加裝的襯板仍可保持車輛行駛一定里程。但是,“若后軸縱臂受到較大沖擊力,縱臂和襯板仍會同時變形,如果不及時檢查和維修,仍存在后軸縱臂本體斷裂之后未能及時發現,襯板又斷裂導致的車輛失控風險。”
大眾公布四項后續措施
質檢總局表示,自2014年8月14日啟動對一汽大眾新速騰汽車后軸縱臂斷裂問題缺陷調查以來,截至2015年8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先后組織70余位專家和工程師,開展了47項143次缺陷工程分析試驗。其中大部分試驗都是非標試驗,國內沒有先例,技術難度大,試驗周期長。
試驗結果表明,在同等變形、相同使用條件下,縱臂加裝襯板后,從變形到斷裂行駛的里程會有所增加。
不過,從質檢總局對目前掌握的三個加裝襯板后斷裂的案例看,加裝襯板后,縱臂從變形到斷裂的里程或時間都不能準確推算。“建議廣大車主在車身后部、側后部、后軸、后輪受到撞擊或刮蹭,無論外觀損壞是否嚴重,都應第一時間到一汽大眾經銷商處對車輛進行檢查以確保安全。”
對于質檢總局的調查結果,大眾方面9月11日即發布回應聲明,再次向中國消費者致歉的同時,公布了四項后續服務措施,包括置換計劃、關愛計劃、檢測支持和專屬通道,在極端條件(車輛加了金屬襯板后,十年內只要不是經過外力碰撞或沖擊導致后懸架縱臂斷裂)下車主可按原購車發票價格置換新車的條款。
數據顯示,2014年,新速騰年銷量30.01萬輛,銷量增幅超過10%。而今年1—8月,速騰銷量17.30萬輛,同比下滑16.8%。車市的整體低迷,也讓車企一改此前的“傲慢”態度,更加重視消費者的意見。
“雖然目前召回方案仍是裝襯板,但調查報告的結論將成為我們后續維權的強有力證據。”大眾速騰集體維權律師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