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有人成“負翁”,有人忙轉型,有人正陷入牢獄之災不能自拔
□本報見習記者 饒守春記者沈佑榮
面對日益低迷的市場,以煤為生的企業和個人,躺在煤炭上數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生或死,成了他們都不得不慎重面對的問題。
為了生存,大多數煤企不得不走上轉型升級之路。比如A股上市煤企的虧損王黑化股份(600179.SH),擬變身為一家物流上市公司。依靠煤炭開采的永泰能源(600157.SH)憑借在貴州頁巖氣的勘探及江蘇、陜西等地的發電項目取得推進,已逐步形成“煤、電、氣”三大能源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
而那些曾經依靠煤炭發家,后被人戲謔為“煤老板”和“土豪”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們,也正經歷著巨變。他們有的早已成為“負翁”,如曾經因7000萬嫁女而風光無限的山西呂梁富豪邢利斌,現在身負百億欠債而鋃鐺入獄;有的則忙著退出煤市,另謀出路,如曾是呂梁當地一家小煤礦的老板李志(化名),2月10日他在電話中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自己現在正準備創辦一家有機農場。
“但以煤為主要能源的時代并不會就此過去,關鍵是如何實現‘煤炭革命’,即產煤行業和耗煤行業全過程全領域的節能提質。”在2015全國煤炭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如此表示。
央企龍頭轉身做物流
作為央企焦炭龍頭的上市公司黑化股份,過去幾年的日子并不好過。
這家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由中國化工集團實際控股的以煤炭開采和尿素生產為主營業務的焦化公司,上市已有16年,但在資本市場上,近幾年已淪落到賣殼求生地步。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黑化股份裝置老、規模小以及市場占有率差。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從2008年開始,黑化股份的營業利潤已連續多年虧損,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再虧2.7億元,預計全年虧損額將達到3.05億元。
不過,這一情況恐在今后得以改變。2014年12月2日,黑化股份突然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隨后,又于四日后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引起業界紛紛猜想。今年1月6日,黑化股份再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公告稱,公司正計劃出售現有全部資產及負債,“擬購買資產為集裝箱物流公司”,但由于重組程序復雜,黑化股份稱公司股票還將繼續停牌。
2月13日,長江商報記者致電黑化股份,該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公司停牌轉型,為“實際控制人整體打算”,即“中國化工集團出于自己的考慮謀求改變”。但對于公司轉型原因及今后計劃,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也并不清楚,“一切以公告為準”。同時他稱,目前黑化股份正在重組過程中,“許多事情還是協商、談判”。
根據已有資料顯示,這是黑化股份第二次籌劃賣殼。因為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黑化股份年報曾在2012及2013年兩度被會計師事務所出示“非標準審核意見”,但得益于齊齊哈爾市政府的補貼,其才免于退市風險,并成為A股市場上名副其實的“不死鳥”。
當有的煤企忙于跨界轉型,有的則選擇自我升級,永泰能源便屬于后者。
從已有的公開資料中顯示,位于山西太原的永泰能源一直以煤炭開采為主營業務,主產品則全部為焦煤及其配煤。為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在煤炭市場江河日下的近幾年,永泰能源除收購與煤相關企業外,還將公司版圖擴展到其他能源。
據了解,在全球對頁巖氣需求大增之際,永泰能源對貴州頁巖氣項目的后續勘探也取得了成果,同時在江蘇、陜西等地的發電項目亦逐步展開。這些舉措,將使永泰能源從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的煤炭主業公司,升級為“煤電一體化、能源物流倉儲、新能源”的綜合性能源集團。
類似情況還發生在其他的A股上市煤企中。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A股40家上市煤企中,多達六成煤企在謀求轉型升級以自救,其原因均為面對煤市“寒冬”。
昔日“煤老板”的轉變
百度百科中,是這樣形容“煤老板”的:暴富、粗野,土豪。最近,又加上去一句“正在經歷‘天堂’到‘地獄’一樣的轉變”。
“說到底,‘煤老板’是外界賦予我們的標簽,現在是怎么也撕不下來了。”李志說,“我并不否認自己因煤而富,也承認一些人在因為煤有錢后,表現出土豪的樣子,但被貼上這樣的標簽,我怎么也無法高興。”
李志說,如果要仔細去算,現今的“煤老板”是有兩代的,“第一代是當地真正靠私人煤礦發展起來的,第二代則是一些后來者,在看到煤有利可圖時再加入的有錢人”。
“我屬于第一代,因為一直覺得煤還能掙錢,所以在第二代煤老板進入這個市場后,我沒有退出。”李志解釋。在解釋時,他還提到另一位呂梁曾經的風云人物邢利斌。
世人知道邢利斌,是在2012年3月,這位呂梁柳林的低調煤炭富豪在海南三亞,斥資7000萬元為他的女兒舉辦婚禮。這場在當時號稱史上最奢華的婚禮,經媒體發酵后,不僅讓人們認識到了“煤老板”令人嗔目結舌的奢華,還將邢利斌帶入了眾人的視野。
作為曾經山西省最大民營企業聯盛集團的掌舵人,邢利斌被人們冠上了低調、公益的稱號。但在那次轟動全國的高調嫁女后,邢利斌即被媒體披露,是故意“營造不差錢假象”。
2013年8月,邢利斌與他的聯盛集團被爆出負債超過百億元,資金鏈出現斷裂,這使原本就已艱難的邢利斌更雪上加霜。為挽救聯盛集團,最初邢利斌想調節資金用于填補窟窿,包括減持香港上市公司3.36億港元股份,后來不得不借遍朋友,甚至包括部分高利貸款,但最終難擋破產重組結局。2013年11月29日,因負債320億元,邢利斌向山西省柳林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
不過,即便如此,故事也遠未結束。2014年3月12日上午,邢利斌被警方從太原武宿機場帶走,接受調查。9月,山西省官方披露,邢利斌正在接受調查。
公開信息顯示,山西的煤炭孕育了數十名富翁,賈廷亮、姚俊良、李兆會、袁玉珠、邸存喜、都因涉足煤炭而財富暴增,多人一度為山西首富。如今,賈廷亮、袁玉珠、邸存喜均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曾為山西富豪榜首位的李兆會更是陷入債務危機。
也許,與邢利斌等富豪相比,大多數因煤而富,又因煤而“負”的人算得上幸運得多。
一位陜西榆林的市民向長江商報記者透露,當年在榆林市,多少人因煤而一夜暴富,現在又因為煤而一夜還原。更有消息稱,曾經買樓不眨眼的煤老板走上了甩賣房產救急的地步,創下了一次甩賣99套房的壯舉。
“煤不值錢后,很多靠它發財的人都跌了跤。為了能夠還上煤礦欠的錢,許多煤老板除了趁早把礦賤賣清理,甚至還把自己的房子和車賣掉。一些煤老板曾經是出租車司機,現在又干回了老本行,但是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賣力了。”上述市民描述。
再幸運一些的,是像李志這樣雖然不再像以往那般盈利,卻還不至于破產負債的“煤老板”。但李志亦稱,自己“恐不會再繼續做煤炭生意了”。
“行情不好,再做下去也不是辦法。趁現在還有點錢,想抽出身來做點別的。最近和幾個朋友正在打算開一家有機農場,做點實業,但具體的計劃還沒確定。”李志說。
“清潔”引領“煤炭革命”
雖然大多數煤企凈利潤在下滑,也在謀求轉型升級,但煤炭作為國民經濟主要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內并不會改變。面對產能過剩和低迷的煤炭市場,煤炭本身應該進行“革命”。
在世界能源綠色低碳、高效利用的發展趨勢下,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稱,“煤炭革命的目標是煤炭能夠綠色生產、低碳利用以及能源結構更加優化、更加合理”。
“但不論能源機構怎么優化,煤炭仍然會保持一定比重,因此能源革命并不是革煤炭的命,也不是去煤炭化。”謝克昌表示。
也有煤炭行業業內人士表示,“煤炭革命”的核心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整個行業和產業鏈內的清潔利用,推進煤炭生產由“以需定產”向“科學開發方式”轉變。
“主要是改變原有的傳統形象,向現代煤化工轉變。利用煤炭開發利用方式的清潔化、高效化,實現清潔的‘煤炭革命’。”該人士解釋。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能源中心主任鄭新業則稱,一直以來國內煤炭使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使得“清潔”一詞成為煤炭行業核心詞,因此“煤炭改革關注點應側重技術革新,因為大家既要充足、又要便宜,還要清潔的能源”。
為更好地給“煤炭革命”鋪路,多地政府亦紛紛出臺相關政策。
近幾年,山西省通過煤炭資源大整合,已將一大批民營煤礦關閉或整合。而在制定從煤炭生產源頭開始,以清潔開采為突破口,推進煤炭綠色生產的政策外,山西省還將煤炭產業清潔低碳高效發展作為該省“十三五”期間能源發展的重點任務。
就在不久前的1月26日,山西省省委正式下發推進“煤炭管理革命”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全面開啟“革命興煤”。
專家表示,事實上,煤炭、焦化資源經歷了長達10多年粗放式的野蠻開采后,不僅僅造成了部分地方資源浪費和枯竭,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煤炭行業靠粗放式掘金的時代早已遠去,科學、環保擺上了重要日程,清潔、高效是主題。盡管煤炭革命之路非常艱難,但必須無條件走下去。山西省開啟的“革命興煤”戰略也表明政府是下定了決心,煤炭行業的革命已經到來。
2012年3月19日,邢利斌為女兒舉辦大型婚禮,女方陪嫁是6輛法拉利。東方IC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