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去年風投砸30億進入P2P,275家平臺出問題或面臨倒閉
□本報記者 沈佑榮
“2015年,在風投及各路資本逐利下,監管細則或將出臺。”一研究人士1月5日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這樣預測P2P新一年的發展形勢。
2014年,各路資本涌入,P2P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4年度運營簡報》顯示,2014年全國出現提現困難或倒閉的P2P平臺達275家,與2013年76家問題平臺相比大幅增加。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盡管P2P平臺問題多多,但仍吸引不少風投的關注。據統計,去年,P2P行業受到風投青睞的平臺達30家,投資額超過30億元。
不過,多家平臺負責人向記者坦言,一旦監管細則出臺,就會有一些不規范的、實力不強的平臺被踢出局,行業洗牌將因此提前展開。
275家平臺出現問題
經歷了2013年的井噴式發展,去年P2P依舊高歌猛進,成交量、平臺數量等都創造了紀錄。
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去年底,國內P2P平臺運營數量已達1575家,去年新上線的達900家。這些平臺平均注冊資金約為2784萬元,相對于2013年的1357萬元,增長了1倍。與此同時,2014年網貸行業成交量以月均10.99%的速度增加,全年累計成交量高達2528億元,是2013年的2.39倍。
然而,2014年既是新平臺上線最多的一年,同樣也是問題平臺出現最多的一年。
數據顯示,全年共有275家平臺出現問題,問題表現為詐騙、提現困難、老板失聯及網站無法打開等。尤其是12月,共92家平臺發生問題。
業界分析認為,受經濟和金融大環境影響,借款人逾期、展期現象頻繁,加之一系列平臺倒閉和股市走牛影響,投資人紛紛撤出資金,網貸行業面臨高兌付壓力,這些因素加劇了倒閉潮。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問題平臺發現,發生問題平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其一是詐騙平臺,平臺本身是以圈錢為目的,一般以高息、短期標吸引投資人,發布大量虛假標,吸收資金后跑路。其二是平臺自融。這類平臺多是為自己或相關聯企業融資,借款人不多,但金額非常高。其三是平臺運營不善,無力支撐,最后無奈關閉。運營出現問題,主要是涉及風控把握不好、拆分標期限錯配,一些“壞標”上線,貸款無法按時收回,致使平臺無法正常運營。其四是遭遇大量壞賬。P2P行業經過野蠻生長后,一些具有國資背景的大企業、上市公司、銀行、保險等紛紛加入,平臺為擴大規模,紛紛跑馬圈地,盲目追求規模效應,從而造成大量壞賬不能及時收回,拖垮平臺。
風投大鱷砸入超30億元
“無利不起早”,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在風投機構中上演。盡管P2P行業問題多,但其發展速度仍吸引了不少風投的目光。
2013年,P2P行業有16起融資,融資總額約為6億元。而去年,風投的熱情高漲,受到風投青睞的平臺達30家,投資額超過30億元。
去年1月,人人貸母公司人人友信集團宣布完成A輪融資,領投方為摯信資本,投資總額為1.3億美元。這不僅創下了互聯網金融行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單筆融資,也是近年中國互聯網業最大一筆A輪融資。
4月,拍拍貸在北京宣布完成了B輪融資,光速安振中國創業投資領投,紅杉資本、諾亞財富跟投,據稱,融資額在5000萬美元左右。5月,易貸網獲得軟銀中國數千萬美元投資。
進入6月,風投更積極了,先后有8家平臺獲得投資。即365金融(1500萬美元)、WeLab(1400萬美元)、有利網(數千萬美元)、微貸網(數億元人民幣)、元寶鋪(數千萬元人民幣)、理財范(數千萬元人民幣)、拾財貸(數億元人民幣)及投哪網(數億元人民幣)。7月,雪山貸獲高志股份1550萬美元投資,微美貸獲千萬美元投資,愛錢幫獲盛大資本千萬美元投資。8月,人人聚財、豫商貸分別完成億元人民幣及2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9月,銀豆網、銀客網分獲1000萬人民幣、千萬美元投資。
第四季度,錢多多、點融網等眾多平臺也先后獲得投資。
大佬布局 殺入互聯網金融
去年,與其說是P2P行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年,不如說是各路資本跑馬圈地的一年。國資、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上市公司等紛紛布局,其目的就是借P2P平臺殺入互聯網金融。
平安集團旗下的陸金所被業界認為是P2P領域典型的國資背景代表。陸金所之后,國家開發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和江蘇金農公司聯手打造了南京開鑫貸。而由海淀國資投資的眾信金融和陜西金融控股公司獨資設立的金開貸都是“國家隊”成員。安徽省供銷社旗下的德眾金融和武漢京金聯、楚金所以及重慶的金寶保也均為國資背景。而花果金融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和首都科技集團進行戰略投資,藍基金是由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的一只國家級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為300億元,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產業投資基金。
金融機構入場的熱情也很高。銀行系P2P大致可分為自建平臺和與第三方公司合建平臺兩類。除了招商銀行自建的平臺外,包商銀行推出的“小馬bank”以及民生電商和華夏銀行等也都積極介入。
券商和基金亦頻頻發力。廣發證券旗下廣發信德對投哪網注資近億元,持股比例超過30%,方正證券聯合順網科技搭建P2P平臺,中信基金成立類P2P平臺“中騰信”。
除此之外,大批A股上市公司也紛紛參與其中。不僅如此,京東、阿里、搜狐等互聯網大佬也不甘人后。
業內認為,“國家隊”的入場既是P2P行業發展成熟的標志,又能促進行業向規范方向發展。
監管或落地 行業洗牌提前到來?
如何監管互聯網金融行業,一直是業內爭論的話題。
前不久,有消息人士稱, P2P的監管大概涉及三個方面,即非法集資、資金用途往來、資金錯配等。此前,監管曾多次提出監管原則,但截至目前,官方的細則仍未露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鮮事物存有包容之心,允許子彈先飛一會兒,朝著監管方向自我調整。另一方面,監管層還在醞釀更加完善的監管方式。
目前,P2P行業的自律是風控的關鍵。業內人士預測,今年監管層出臺監管細則的可能性很大。而讓P2P公司信息透明化很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監管方向。債權的真實性是基礎,監管方式很可能會以強監管為主,如果一些企業經營不規范,偏離P2P本質,很有可能會出現被責令整改、停業整頓。
多家平臺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坦言,一旦監管細則出臺,就會有一些不規范的、實力不強的平臺被踢出局,行業洗牌將提前展開。
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很多平臺已經在向監管層的“意思”靠攏,如為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有部分網貸平臺引入風險保障金制度,而此制度已逐漸成為業內共識。
網貸之家研究人士表示,對于P2P行業發展而言,監管只是一種手段,關鍵在于行業本身。于每家平臺而言,涉及資金實力、風控能力、資金流透明度、平臺方信用度、投融資速度和問題處理的高效性等方面,這些才是平臺行業長足發展的根本。
opinion
監管只是一種手段,關鍵在于行業本身。于每家平臺而言,涉及資金實力、風控能力、資金流透明度、平臺方信用度、投融資速度和問題處理的高效性等方面,這些才是平臺行業長足發展的根本。
——網貸之家研究人士
責編:ZB